必一运动中国发布丨房屋建筑首次有数字身份证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出炉

  必一运动中国网5月8日讯 (记者 赵晓雯)为了全面摸清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020年5月开始,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当前必一运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完成,进入调查数据的评估和应用阶段。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关情况,并发布《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报》。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本次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评估区划,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

  据介绍,此次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多个第一次。在调查成果方面,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一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采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第一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第一次识别了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将全国划分成为6个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大区、30个综合风险区和90个风险防治亚区,揭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的宏观格局和导致高风险的主要因素,第一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

  “同时,我们在技术、工作方式方法上也取得了一些突破,第一次开展了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评估、区划等全链条普查,完成了灾害风险要素属性和空间位置的‘双调查’。第一次探索推进致灾部门的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推动灾害致灾数据和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重要承灾体的数据共享。第一次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区划,采用统一的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及综合防治区划技术框架和技术规范开展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多部门协同完成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成果。”郑国光说。

  “此次普查的时间基线日,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减灾能力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灾害风险也随着变化,开展常态化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势在必行。”郑国光表示,我们已经建成了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10个行业建立了行业数据库,31个省级也都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互联互通必一运动、数据共享。将对这次普查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完善建议,为构建常态化普查评估制度、推进普查成果应用打好基础。

  水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负责人尚全民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了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完成9.7万余座水库、7.8万余座水闸、31.5万公里5级以上堤防以及98处国家蓄滞洪区的基本情况及隐患调查,完成全国干旱灾害致灾情况调查。

  首次完成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完成了全国范围洪水风险区划、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明确了各地洪水风险和干旱灾害风险等级,首次摸清了全国洪水影响人口、GDP风险等级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完成了洪水风险防治区划和干旱灾害防治区划。

  建成普查成果共享应用数据库。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9大类14项成果数据全部入库,实现了成果数据的查询展示、数据管理、共享服务等功能,并制定了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高效安全应用。

  在成果应用方面必一运动,尚全民表示,水利部持续推动普查成果在水旱灾害防御、防洪规划修编、水利工程建设、河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在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防御中,基于特大暴雨预报信息和普查成果,快速分析预测可能的洪灾量级,识别防洪工程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研判兰沟洼蓄滞洪区分洪情景及洪水风险。根据不同运用方案的分析研判结果,优化了蓄滞洪区启用方案,确定了启用时机、退洪时机、退洪位置等,提前有序组织人员转移避险,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了总体效果最优。

  关于森林和草原的风险普查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司长樊华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了全国范围内的林下可燃物载量本底。林草行业调查了11.2万个林草可燃物样地,构建了15万个可燃物遥感解译标志,编制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等级,单位面积载量等级,不同森林类型可燃物单位面积载量的等级区划分布,获取了全国不同区域林下可燃物平衡含水率、燃点、热值等定量燃烧属性,为林火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摸排了野外火源风险点、减灾能力底数。此次普查,摸清了野外用火、重要火源风险点的情况,形成全国重要火源点密度分布图,不同减灾资源分布图等成果图件。

  初步形成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区划。结合基础地理、气象、森林资源、人口、经济,包括林区的建筑物等调查数据,评估区划形成了30弧秒网格、乡镇级、县级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评估、减灾能力评估、风险评估、防治区划等评估区划成果。

  樊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普查成果常态化应用,结合气象预报和可燃物火险监测数据,探索建立多尺度森林火险等级的预报模型,提高森林火险的预测精准性和时效性,常态化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的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打击森林草原防火区内违规野外用火,强化火灾的追查溯源,指导各地运用好防灾减灾能力的成果,为下一步编制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区划和防火基础能力建设提供支撑。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由极端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频发。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介绍,在此次普查过程中,中国气象局完成了1978-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337个市、2764个县和86个特殊区划范围的10种气象灾害过程的致灾数据收集分析,形成了32类致灾因子数据,总计条数664万余条。研制了20余万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产品,形成了由5000多个全国性重大气象灾害历史事件组成的数据库。

  “通过对成果深入分析发现,近年来北上台风活跃、灾害影响较大,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都显著增加必一运动,特别是最近十年,北方地区局地强降水致灾强度趋强,形成了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的格局;高温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增强;复合型低温灾害的影响要比单个低温灾害事件影响更明显,我们要特别关注。”梁丰说。

  梁丰表示,我们在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当中对这些普查成果开展了融合应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其中,将气象灾害普查数据和结论应用于重大工程选址和可行性论证,以及地方区划编制,降低气象灾害风险的影响;把普查成果应用于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调整优化、预警信号阈值调整以及灾害风险预估工作,提高气象部门自身监测预警业务能力;融入经济行业发展,比如联合保险行业根据普查数据修订保险指数产品,调整定损标准,优化保险方案等。此外,还将联合能源必一运动、交通、农业等部门开展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